1、地質勘查、圖紙設計不完善
工程開工後,經常遇到地層與勘查報告不符或遇到地質勘查沒有發現到的問題,比如施工過程遇基巖深度與勘查報告不一致,各樁樁底標高無法與設計完全一致,現場重新判定巖面深度,施工時間增加。在一些工程建設中,下部結構與上部結構連接處圖紙不吻合,需變更設計圖紙,又增加等待時間,工期都得不到保證等。
2、管理不到位,考慮不全面
在施工過程中,影響施工進度的因素很多,如:企業的管理水平、施工環境、勞動力狀況、資金問題、物資供應問題、設計變更等。施工過程一般都是採取的流水施工作業,如果對於施工過程組織不合理,勞動力和機械設備搭配不協調,或勞動力和機械設備配置不夠充足,同樣會影響建築施工工程進度。在事前沒有很好地進行分析,制定應急計劃,等事情發生了就會手忙腳亂,不知所措。
3、工程項目進度計劃的靈活性不強
目前有許多工程項目管理軟件,有效利用這些軟件就能很好地爲工程項目制定進度計劃,但是這些進度計劃只是大體概況,考慮因素不夠全面,缺乏足夠的靈活性,可調性差,由於工期目標過於死板,未結合實際建築環境考慮,實際工作中就會被動化,與計劃完全脫節,致使計劃失去控制作用。如果以這種狀態長期發展,會很大程度上挫傷工作人員的性。另外,資金需求計劃、材料供應計劃、勞動力需求計劃等,都與計劃不符,甚至增大投入,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。
4、勞務作業人員不能保證
在施工過程中,經常遇到由於工程量大,勞務作業人員不足,造成施工緩慢的現象。勞務分包隊伍每年會因爲秋收等因素集體回鄉,造成工程無法正常進行,需要重新投入人員,或提高待遇以保證作業人員,加大了成本。勞務分包隊伍的穩定性,成熟性,對工程建設的影響也很大。